当我们有一个周末或小长假想离开都市,走走逛逛的时候,周边的各色古镇往往是不二之选。但不管是北京、苏州、还是成都的古镇街道上,摊贩摆出的是一样的拨浪鼓和人物画,商店里出售的是看不出区别的丝巾和玉石,所谓的创意商店,也不过是些千篇一律的明信片或玩偶。
对于古镇的运营者来说,给到访者一个独特的纪念品,真的这么难吗?
古镇,指有上百年历史,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。其中,古建筑群是表,历史文化是里。要想让游客通过纪念品记住古镇,就一定要由表及里。
纪念品,要“纪”在特色
沙湾古镇,始建于南宋,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,有着民间艺术之乡,兰花名镇等美誉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沙湾古镇将岭南文化创意性地融合进了文创商品中,打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古镇纪念品,让每一个游客都爱不释手。
何氏大宗祠(留耕堂)是沙湾何族祖先的始祖祠,始建于元朝,1989年定为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。
在留耕堂的门前,挂着一对特大的瓜形灯笼,颇为壮观,造型取“子孙昌盛、瓜瓞绵绵”之意。古镇运营者将这对大灯笼的形象放在了纪念品上,推出了精巧可爱的鼓型钥匙扣、防尘塞,颇受年轻游客的喜爱。
留耕堂第五进有着一排形似“船桨”的字牌,上面是沙湾何氏族人用正楷黑字书写的康熙《圣谕》,与刻嵌在屏风上的何族“祖训”一道,时时刻刻提醒后世子孙为人处世之道。
古镇也借此推出了特色商品“圣旨驾到——圣谕铅笔组”,颇有台北故宫博物馆“朕知道了”胶带的趣味。
另外,沙湾古镇还巧妙地利用了线上营销手段,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文创商品优惠活动,通过有趣独特的纪念品,有效地宣传和推广了古镇品牌。
纪念品,要“纪”在回忆
作为游客,笔者印象最深的一次古镇之旅是在四川省彭州市的海窝子。
那里依山傍水,人们聚居在一条长长的石板街上。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黄昏,人很少,高门大宅的玉石店已经关了门,只剩下卖抄手的、磨辣椒的、剃头的小铺子。街上看得到饭后在门前长板凳上摆龙门阵的老人,疯跑的孩子与狗,准备去江边新修的广场跳舞的女人们,穿着高跟鞋扬着裙摆并肩走在石砖路上……混杂的人物和声音中,千年的山水和百年的街道都只不过是俗世生活的背景,却又让这平常的红尘有了韵味,描绘出一幅让人亲近向往的古镇图景。
后记:
离开的时候,我们买走了一盆石竹花。海窝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满了花草,活泼而不艳丽,让每一个走过这条长街的人都能感知到鲜活接地气的美。现在那盆石竹还摆在家里的阳台上,值花期开得正好,我想它大概就是我买过的最棒的纪念品了。
说到底,海窝子古镇并没有多么特殊的建筑景观或民俗特色,但它自然地展现出了川北民居中传统的安宁、安逸的生活环境和氛围,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心向往之。在这里,游客希望带走的是这份回忆,这份向往,而非模板化的商品。就像前文提到的石竹花,它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。这就跟故乡的土,极地的水一样,物品并不特别,特别在物品承载的回忆。
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,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在于发掘这些看似普通,却能唤醒游客的私人记忆和情感的物品,适度包装,以打造成不可替代的古镇纪念品。
什么样的纪念品才能让游客印象深刻?或者能把古镇的建筑景观、风俗融入到日常小物中,或者能唤醒游客在古镇游览时的情绪和感受。每一个古镇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记忆,纪念品,就应该紧紧依托古镇人文内涵,才能打动游客,留住消费者。实现古镇纪念品的逆袭,打造特色古镇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