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——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公布。“一号文件”多处提及文化和旅游内容并明确提出,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,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。
对于乡村旅游来说,近几年虽受疫情影响,但发展得依旧很好,旅游绝对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催化剂,也是最佳产业。发展乡村旅游,也就是要打造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目的地,我们可以有新的探索和想法,从而带来新消费、新业态。
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。充分发挥地方旅游资源优势,进一步开发利用、优化整合旅游资源,全面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,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同时要延长农业产业链、提高农业附加值;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,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的卖点,寻找乡村生态休闲、旅游观光、文化教育价值,激活乡村要素资源,找准定位,凸显特色,将乡村特色化卖点与城市多样化的目标客群相契合,真正做好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,来实现乡村吸引力的放大。
要深化文旅融合,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提档升级,不断夯实农旅融合的底气。同时,通过打造独特的乡风文化、构建乡风文明,精于融入生活之气、文化之气,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与活力。开发民俗风情体验、农耕文化体验、非遗体验和旅游演艺、实景演出等沉浸式、交互式体验项目,打造主客共享、彰显地方风韵的“乡愁”文化旅游产品。
要创新乡村旅游“夜经济”。乡村旅游要让游客留下来,莫过于发展夜经济,这就需要结合消费需求的多样性。因地制宜开发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,提高过夜率和驻游时长。可以从乡村习俗开始,将乡村记忆与当地表演相结合,并通过灯光秀、水秀、夜幕电影等多种方式来演绎,以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。
要优化公共配套服务。如今的旅游不是“上车睡觉,下车拍照”,沿途的田园风光、森林、人文景观都是风景。围绕当前以自驾游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乡村旅游,大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推动交旅融合,打造乡村旅游流动风景线,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。未来乡村旅游发展首先要把沿线旅游道路建设与旅游游憩、景观功能、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。美化提升道路沿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,合理布局游步道、骑行道、登山步道、服务驿站、观景平台、房车营地、露营地、旅游厕所和餐饮、住宿、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,以及加油、充电、维修等汽车保障服务设施,串联起主要景区、景区村和乡村旅游点,构建“快进漫游”全域化旅游交通网。
要建设乡村智慧旅游。结合数字乡村建设,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。推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5G等信息技术在乡村旅游领域广泛运用,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、智能化服务管理水平。积极鼓励利用网络、广播、无线电、电子屏等实时发布交通状况、气象气候状况、自然灾害预警和旅游宣传推广等信息,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加温馨的服务。
要持续壮大乡村集体经济。鼓励乡村村集体经济组织、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、下乡返乡创业人才依托乡村特色产业,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。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开展跨类型、跨区域合作,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和规模化经营水平。通过建立“股份经济合作社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,鼓励引导企业采取合作、租赁、入股等方式,带动农民参与开发和发展规模化、现代化新型农业,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。
关键词: